讲座观点
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讲座观点 > 正文

金融市场发展前沿系列讲座(一)巴曙松教授点评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表时间:2016-07-09 17:43:48    点击次数:

我刚刚系统听了谌鹏博士的围绕今天的主题所进行的系统讲解,实际上我此前也安排他在其他场合主讲过,今天再次听下来,觉得他又进行了新的补充修订,又有了一些新的改进,新的提高。

谌鹏博士在讲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时,我就想到张老在不同的著作中也都提到了这一点,张老在他的书中强调了农业的基本特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我觉得谌鹏博士刚刚的分析超出张老几十年前的地方的不是很多。这就是理论的超前性和解释能力。张老在《农业与工业化》的框架,基于农业产业波动的特点,构建的农业和工业的关系,农村和城市的关系,农业国和工业国的关系。例如,他强调了农产品的价格弹性,农业的弱势地位及如何改进。

今天谌鹏博士讲的这个主题,生动体现了经济发展理论如何与金融相结合,我觉得在发展经济学的框架下,并不只是有通常所说的金融深化理论,就金融谈金融进行讨论,在中国这个真实的发展环境里面,有大量新的课题,特别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传统经济体,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农业波动的新特点,衍生出通过大宗农产品市场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新需求,这些正是大量创新型的探索性的需求,需要我们把金融学科与经济发展理论结合起来。这是非常值得跟踪研究的领域,我在检索这个领域的相关文献时,发现有价值的文献非常少。

解决这些现实经济金融体系中涌现出来的真实问题,需要应用我们学习的经济金融理论的分析框架,立足经济金融市场体系的现实,争取既能够写出很好的研究文章,又能够设计出很好的产品,还能够促进这个市场的发展,所以我们选这个题目,因为是因为可能有的同学会想:你要讲金融,通常会觉得这个金融离发展经济学会不会很远,从今天这个题目大家可以看到,就是从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农业、农产品流通这个环节就可以看到很多值得研究和实践的空白点,所以这个同时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践问题,我们在座的诸位如果以今天的讲座为出发点,自己做一些探索,如果有好的成果,好的政策建议,就可以推荐给实践部门。

这就谈到学校的学生谈得最多的一个话题之一,在座的同学经常会问:学这个有什么用,再问的直接一点就是学习这些知识有助于我找工作吗?我自己的体会是,很多金融机构的高管找我推荐专业人才,但我常常找不到有他们所希望推荐的岗位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能够匹配他们要求的人才,因此,我认为金融领域并不是说没有需求,需求是非常旺盛的,但是上学的学生呢,如果感受不到现实的需求,可能安排打游戏的时间就会多一些,学毫无用处的空洞的东西多了一些,而针对现实经济金融运行中真实的问题展开理论研究、奠定自己专业基础的时间少了一些。所以,我经常应邀去一些金融机构去当考官进行招聘的时候,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简历高度趋同,许多学生从简历上看都是可以替代的,评委看不出你在学校做了什么独特的积累。

这期讲座,首先给大家普及了大宗商品的知识,但我更期待都是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还比较初步,如果可以通过讲座激发同学们的跟进和探索的兴趣,这样就能形成实践与理论研究、学习与个人未来的发展良性的互动。讲座非常大的价值,我认为主要不是传播知识,而是激发听众的兴趣,从不疑处有疑。

具体到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发展,我也点评几点。当前,大宗商品的定价、交易、仓储、物流,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也经常讨论说,中国怎么争取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比如说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沿线的很多经济体都是中国非常重要的资源贸易对象,我们沿线的很多项目都是跟资源相关,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即使中国是各个不同的领域里面多项大宗商品的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家,也常常不得不只是价格的接受者。

所以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或者说我们用发展经济学的话说,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到一定阶段,就客观地提出了新的需求,就是通过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来给工业和农业的良性互动保驾护航。所以,包括当前提的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也是离不开大宗原材料竞价和交易平台的支持的。因为只有建立了这样一个稳定发达的市场,企业才能够易于获得价格合理质量稳定的各种大宗商品,还包括信息的发布、支付、清算这些交易服务,物流、仓储、质量检验这些交收服务,以及供应链环节,因为供应占用资金大于支付的特点。所以它对于供应链融资的服务要求也非常高,这个市场体系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交易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以支持企业的运行。

张老早期的不少著作,在粮食经济方面提出了很多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到现在来看,在农产品领域建立完善的大宗商品讲义体系的任务,还没有完全解决,但是,这个解决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终点,如果我们把金融因素叠加上的话,还可以继续改进。那么,现在全球经济增长比较乏力,也是中国的人民币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的时期,但是人民币的国际化不仅仅是一个书斋中讨论的课题,他同时也是个实践的课题。如果人民币的国际化没有足够多的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来支撑和吸收它,那么这个国际化就可以是一个空谈。目前人民币走出去的结算环节已经有比较大的提升,但人民币怎么进入到投资产品环节、以及储备货币环节,还需要有一定的突破。如果拓展到大宗商品领域用人民币计价,那么,就有可能像美元来给石油计价极大地强化了美元的国际地位一样。如果能实现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给大宗商品定价,那才是真正人民币走到人民币国际化的新阶段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要在国际市场上有一些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我们就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发达的现货市场,在现货市场交易形成可靠的稳定的有影响力的现货的价格。所以这个问题也跟人民币国际化相关。中国的需求正在成为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越来越重要的因素。这种影响力的提升,为发展中国的定价权提供了非常大的良好的机会。我们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就看金融体系的跟进。所以,中国要想赢的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就一定要发展大宗商品市场,通过现货交易来建立以人民币结算为基础的价格形成体系。刚才我看到谌鹏在讲他自己的设想的时候介绍,他希望怎么利用大数据、客户资源来完善他的交割体系、结算体系、融资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价格信号,再来发展衍生品的交易体系,这样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实体经济和金融产业的互动和融合。

另外,香港交易所实际上也在尝试进入大宗商品市场。正是基于对现货和期货市场的深刻洞察,港交所在其发布的未来的三年的战略规划里,就有这样的布局。目前香港交易所收购了被称为伦敦金融中心的两颗皇冠上的明珠中的一颗的伦敦金属交易所。它在全球金属交易方面处于领导地位。伦敦金属交易所走过的路线就是今天谌鹏讲过的从现货一步步拓展到衍生品、再到期货,期货带动现货的发展。伦敦金属交易所作为一个百年老店,其非常典型的特征就是期货现货和中间市场的高度融合。从交易量来看我们可把他描绘成一个正三角,下面的现货交易非常的坚实,形成价格信号,在中间市场上作为各种融资和物流配套。在上面,是塔尖的衍生品交易。而我们看到中国国内的衍生品交易市场是一个倒三角。顶层的期货衍生品交易流动性量大,投机性强,很多大宗商品电子市场,也是想分一杯羹,也想做成模拟的类期货交易。但其赖以投机的这些现货市场的支持非常的不完备。所以现货的发展非常的薄弱,中间市场的发展也很欠缺,是一个倒三角。基于这么一个判断,一个正三角一个倒三角,所以香港交易所做的布局,就是把伦敦金属交易所和国内的期货市场的优点缺点做一个整合,尝试发挥协同效应。

当然最后我要说的是,我今天安排谌鹏博士讲,也有点另外的考虑。因为他是我的学生,这个系列讲座是我受谭慧老师老师、建华院长委托来做的,是以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名义来发起的,这样也实际上体现了一个薪火相传的专业传承。张老是奠基人和开创者,我和建华院长是张老的学生,谌鹏博士是我的学生。看到我的学生在张老名义命名的讲座平台上,来与大家交流他的专业判断,也是令人欣慰的,欢迎大家对他的讲座提出批评,也谢谢大家的参与。

谢谢。(完)